浙江寧波是一座倚山靠海的城市,主城區(qū)有三江匯合、河網密布,在遇到臺風、強暴雨等極端天氣時,部分路段和低洼地小區(qū)會出現積水,給市民生活帶來極大不便。為了筑起下穿立交通道的“防水壩”,寧波城管部門從2014年7月就啟動城區(qū)應急排澇設施改造工程,目前,己對市區(qū)立交路、柳汀街、中山西路等17座下穿立交的排水系統(tǒng)進行了封閉式防水改造。寧波市城管局主要采取三大措施,對下穿市政設施進行封閉式防水改造。
一是按照3.0米的標準對下穿通道兩側反坡點標高進行控制,使得內河水位低于抬高后的道路駝峰,將河水、雨水阻擋在下穿通道的封閉區(qū)域以外,避免循環(huán)抽除積水;二是對漏水嚴重的下穿擋墻進行挖除新建,并對其他擋墻進行改造抬高,將標高提高到3.2米;三是對下穿通道中沒有排水功能的管道進行封堵,防止雨水通過管道口徑涌入下穿,并將下穿通道封閉區(qū)域內的所有井蓋改造為承壓式井蓋。另外,還控制了下穿通道配備雨水泵站的擋水標高,確保雨水泵站在遭遇極端天氣時能夠正常運行。
改造過程中,寧波市城管市政部門堅持“確保大排水,兼顧小排水”的治水理念,無數次趕往施工一線,征詢群眾意見,調整施工方案,留下了不少的“插曲”和“故事”。像苑西立交旁的3幢村民住房,按照原設計方案,要對小區(qū)通道進行封堵。為了不影響住戶進出,工作人員變更改造措施,將該小區(qū)納入到下穿通道封閉系統(tǒng),并重做排水設施,使小區(qū)既有進出門戶,又無積水之憂,此舉得到了小區(qū)住戶的極力贊賞。在蒼松路改造時,為了避免人行道抬升對區(qū)域內幼兒園教學活動的影響,工作人員不但對幼兒園內的教學樓、操場進行了抬高,并在教室外側設置花架,為小朋友們營造舒適的學習氛圍……
據了解,目前,改造后的17座下穿通道的防水系統(tǒng)和排水設施共同發(fā)揮效用,在臺風期間均未出現嚴重積水現象,保持了城市的穩(wěn)定運行。